经皮肾镜 化验单解读

简介:经皮肾镜检查是一项用于检查肾脏是否正常的辅助诊断方法。经皮肾镜...[展开]

简介:经皮肾镜检查是一项用于检查肾脏是否正常的辅助诊断方法。经皮肾镜检查术是应用内窥经过扩张后形成的皮肤至肾集合系统通道,进入上泌尿道施行检查、诊断和治疗的一种技术,是泌尿外科领域很有价值的诊治措施之一。[收起]

经皮肾镜基本知识
  • 就诊科室:
    肾内科 体检保健科
  • 是否空腹:
  • 检查方式:
    内镜检查
  • 医院参考价:
    ¥600
  • 不适宜人群:
     1.全身出血性疾患;  2.肾及肾周急性感染期。
  • 需检查人群:
    1) 肾、输尿管上端结石; (2) 肾内异物; (3) 肾盂或肾盏内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4) 肾上皮肿瘤的检查、活检及电灼、切除等; (5) 肾盂输尿管交界狭窄的治疗; (6) 非反流性、慢性输尿管扩张,采用经皮肾镜检查了解上尿路解剖与功能,结合尿流动力学检查确定治疗措施
  • 注意事项:
    经皮肾镜的检查前准备与泌尿外科其他内腔镜检查的检查前准备相同... [更多]
指标解读
  • 正常
  • 异常
正常:检查时未发现肾脏异常。为暗红色实质性器官,形似蚕豆。肾表面光滑...[详情]
检查作用

经皮肾镜检查是一项用于检查肾脏是否正常的辅助诊断方法。经皮肾镜检查术是应用内窥经过扩张后形成的皮肤至肾集合系统通道,进入上泌尿道施行检查、诊断和治疗的一种技术,是泌尿外科领域很有价值的诊治措施之一。

检查过程

1.体位:一般采用俯卧位或俯卧位患侧垫高30度的体位。  

2.麻醉:硬膜外麻或全麻。  

3.操作步骤:经皮肾镜检查需经过穿刺、扩张、插镜三个步骤。  

(1)穿刺:准确地穿刺到肾下盏或中盏是经皮肾盏操作的基础。穿刺部位要求穿刺针通过肾实质在肾侧缘的后下方少血管区,避开较大的血管。一般选择在十二肋下缘与腋后线交叉处。用尖刀将穿刺处皮肤切开1~1.5cm,用血管钳探入内撑开至腰背筋膜。穿刺针可用长20~25cm,18号有针芯及外鞘的针,在B型超声穿刺探头引导下完成,这也是最容易准确无误地穿刺到目的地的方法。若无超声设备,可作大剂量静脉造影或逆行肾盂造影,在X线荧光显像引导下进行。肾积水较严重者,可用较细的穿刺针直接穿刺。穿刺成功后有尿液流出,立即插入导丝(直径0.089~0.096cm,长100~145cm)。导丝插入深度宜超过针头5~6cm。  

(2)扩张:经穿刺针放入导丝后,拔除穿刺针,保留导丝。以导丝作引导,用较细的扩张器如5FTeflon扩张器进行扩张,逐渐增大扩张器号数进行扩张,Teflon扩张器宜扩至30F,保留鞘管即可检查,金属扩张器扩至24F后,取出扩张器,将肾镜镜鞘套于22F扩张器外放入肾内,取出全部扩张器后即可检查。扩张皮肤肾盂通道时应在透视下进行,密切注意导丝的位置、形状,防止导丝脱出、扭曲。  

1)用金属扩张器时,先放入镜鞘(如前述),然后放入子镜观察。也可将扩张器全部取出,保留导丝,将导丝由闭孔器通道引出,沿导丝将镜鞘与闭孔器放入肾内,拔除闭孔器,安放肾镜观察。  

2)用Teflon扩张器时保留了最后一根扩张器鞘管,将肾镜沿鞘管放入后即可。  

(3)插放肾镜:根据扩张方法不同,其插放方法略有差别。  

(4)肾镜观察:在肾镜观察前,应调整好焦距。开始观察时视野多呈红色,模糊不清,应注水冲洗,有时视野被小血块遮挡,除去后方可看清。通过镜体转动及进退调节才能窥视肾盂全貌。但注意不要退至肾实质或肾外。病变在镜下表现同膀胱镜及输尿管肾镜。根据病变情况采取相应的诊疗措施。  

(5)取出肾镜:观察和治疗结束后即可将肾镜取出。如果近日内尚需再次检查,应保留导丝,否则将导丝一道取出。沿肾镜通道放置肾造瘘管,保留造瘘管一周左右。

39健康网 - 39健康網 - 合作 -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