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在一定条件下,人为刺破皮肤毛细血管后,从血液自然流出到自然停止...[展开]
简介:在一定条件下,人为刺破皮肤毛细血管后,从血液自然流出到自然停止所需的时间,称为出血时间(bleeding time,BT)。BT测定受血小板的数量和质量、毛细血管结构和功能以及血小板与毛细血管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而受血液凝固因子含量及活性作用影响较小。BT测定方法有Duke法和Ivy法,目前推荐使用标准化出血时间测定器法(template bleeding time,TBT)。[收起]
1.BT缩短见于血栓前状态或血栓栓塞性疾病,如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心肌梗死、脑血管疾病、心绞痛、糖尿病伴血管病变、成人型呼吸窘迫综合症以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高凝血期等。 2.出血时间延长通常表示止血初期的障碍。见于: (1)血小板质与量异常: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增多症、血小板无力症、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恶性贫血等。 (2)微血管结构或功能异常:如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血管性假血友病、坏血病等。 (3)其他:先天性纤维蛋白缺乏症、凝血酶原缺乏症、纤维蛋白溶解活性增高、新生儿出血病。抗凝血药物(如双香豆素、肝素)服用过量、慢性尿毒症、甲状腺功能低下、肝脏疾患、严重阻塞性黄疸、维生素K吸收减少、严重贫血等。
(1)BT测定的影响因素有:皮肤切口深度、长度、位置、方向,毛细血管所受压力;皮肤温度等。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切口深度。对儿童、老年、有瘢痕形成史的患者,可用瘀点计替代TBT作出血时间测定。BT测定器法结果可靠,重复性好。而且根据需要,不同型号的测定器,可作不同长度和深度的标准切口,适用于不同年龄的患者。Duke法简单易行,被广泛应用,尤其是术前出血筛选,但因耳垂易受外界温度和血流分布的影响,加上穿刺深度和血流速度难于控制,故可靠性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