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吸虫病治疗

华支睾吸虫病一般指肝吸虫病

肝吸虫病简介:华支睾吸虫病也称肝吸虫病,是由华支睾吸虫寄生在人体肝内胆管所引起的寄生虫病,因进食未煮熟的淡水鱼虾而感染。临床特征为消化不良、肝肿大、上腹隐痛、疲乏以及精神不振。轻度感染者可无症状,严重者可发生胆管炎、胆结石以及肝硬化等并发症。华支睾吸虫首次发现于印度加尔各答一华侨尸体的肝胆管内,我国于1908年首次发现本病患者。通过对古尸的检查,考古学证实华支睾吸虫病在我国至少存在2300年以上。

肝吸虫病西医治疗

一般治疗

  西医治疗

  ①吡喹酮:常用剂量为每次25mg/kg,每日3次,连用2个月(总量为150mg/kg),为治疗本病的首选药物。副作用轻而少,偶有头痛、头昏、恶心、乏力等。

  ②阿苯达唑(丙硫咪唑):是近年发现的高效广谱驱虫药,剂量为每次5~10mg/kg,每日2次,连服7日。副作用少,少数可有头昏、乏力、腹泻等,可自行缓解。孕妇与2岁内小儿忌用。并发胆道感染者,宜加用抗生素,无效者可考虑手术。

  重症有营养不良或肝硬化症状时,应加强营养、保护肝脏、以后再考虑特殊治疗。有胆囊炎、总胆管堵塞等急性外科并发症时,应即以手术治疗。

肝吸虫病中医治疗

辨证论治

  中医治疗

  治法 驱虫,消积,疏肝

  1、 主方:榧槟汤及疏肝驱虫汤处方:榧槟汤:榧子30克,槟榔15克。水煎服,每日1剂,2周为1疗程。

  疏肝驱虫汤:当归9克,柴胡6克,青皮6克,榧子肉24克,百部15克,槟榔15克,赤芍12克。水煎服,每日1剂,2周为1疗程。

  2、 单方验方:肝吸虫一方、二方。肝吸虫一方:党参、茯苓、白术、扁豆各12克,山药15克,郁金10克,槟榔、使君子各25克,甘草5克。肝吸虫二方:郁金10克,苦楝根白皮15克,炒榧子、槟榔各25克。

  用法:先服一方:每日1剂,连服3~4日;再服二方,服法同上,连服5~7天为1疗程。第1疗程未愈者,可进行第2疗程。感染轻者,一般服1~2疗程可愈;感染重者,一般服至3疗程可愈,最多可服至4疗程。

  3、就医网-中医如何治疗肝吸虫病介绍:肝吸虫病是由于血吸虫寄生于人体门静脉系统所造成肝、肠道损害,是具有严重危害的地方性传染病。从出土西汉尸体研究表明,早在2100年前我国已有本病的发生。因为西药对肠及肝功能损害较大,有必要寻找中药治疗的有效方法。关老曾采取辩证与辨病相结合,整体治疗,同时配合服用鸦胆子粉,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关老认为,本病的发生:感染污水,肝吸虫进入人体是外因,脾胃虚弱是内因。病在血分。治疗宜健和胃,凉血杀虫。

  在具体治疗中,以复方调治整体,根据具体病情,采用健脾和胃,滋补肝肾,凉血利湿之品,可参见前面所述治疗法则及用药规律。以单味药治疗局部,即以鸦胆子清热、燥湿、杀虫。鸦胆子不仅可用于治疗肝吸虫,而且对各种痢疾、滴虫性肠炎都有较好疗效。用其研粉装胶囊吞服,每次饭后1粒,日服3次,未见毒性反应和不良反应。关老取明矾味酸入肝,能祛痰燥湿、消瘀化浊、解毒,配合鸦胆子杀虫,有较好协同作用。具体用法是:明矾30克、鸦胆子15克(去皮)研粉,装1号胶囊,每次饭后一粒(约合明矾365毫克、鸦胆子183毫克),日服3次。鸦胆子配合明矾有明显杀虫效果,也开阔了中药治疗寄生虫病的视野。(完毕)

  针灸治疗

  针刺朵相应肝、胆、脾、胃穴位。食欲不振者加胆、脾;肝区疼痛加神门、皮质下;腹胀者加皮质下、胰胆、大肠;失眠者加神门、心、皮质下。每次选4~6穴,留针1个小时,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39健康网 - 39健康網 - 合作 -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