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心内膜炎肾损害简介: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IE)是由微生物(细菌、真菌和其他微生物如病毒、立克次体、衣原体、螺旋体等)直接 感染而产生心瓣膜或心室壁内膜的炎症,包括急性和亚急性心内膜炎症。 感染性心内膜引起的肾损害有两种,一种是由于微型或大型栓子所引起,称为栓塞性肾炎或肾梗死。另一种是由于免疫异常引起称为免疫性肾炎,其中包括局灶性肾小球肾炎,局灶性肾小球坏死和弥漫性肾小球肾炎,组织学改变类似链球菌感染后肾炎。
积极防治各种感染病灶如口腔感染、皮肤感染、泌尿道感染和肺炎等,以降低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发生率。许多学者发现,拔牙后常会发生暂时性菌血症,尤其是患有牙周病或同时拔除多只牙齿的情况下更是如此。许多口腔细菌可经创口入血,但以草绿色链球菌最多见。消化道和泌尿生殖系统创伤和感染常引起肠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菌血症。葡萄球菌菌血症见于皮肤和远离心脏的感染。所以从预防菌血症着手可适当预防性用药,但用抗生素预防本病既要积极,也要避免滥用。
要坚持以防为主,向群众宣传本病的危害性并劝告人们远离毒品。对于有静脉药物依赖/者劝其积极戒毒,以减少心脏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发生。有效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也是预防其肾损害的主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