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端螺旋体病的肾损害治疗

钩端螺旋体病的肾损害简介:钩端螺旋体病(leptospirosis)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性疾病。临床以早期钩端螺旋体败血症,中期的各器官损害和功能障碍,以及后期的各种变态反应后发症为特点。重症患者可发生肝肾功能衰竭,常危及患者生命。

钩端螺旋体病的肾损害西医治疗

一般治疗

  钩端螺旋体病的肾损害西医治疗

一、抗菌治疗

  一般钩体病相关的肾病多发生在病程的第4天,所以一旦怀疑钩体病,为了消灭和抑制体内的病原体,强调早期应用有效的抗生素。越早应用效果越好,该药对钩体有迅速杀灭作用。如治疗过晚,脏器功能受到损害,治疗作用就会减低。青霉素应早期使用,有提前退热,缩短病期,防止和减轻黄疸和出血的功效,首次剂量为40万u,以后治疗剂量每日120~160万u,分3~4次肌肉注射,避免发生赫氏反应,儿童剂量酌减或与成人基本相同。疗程7天,或体温正常后2~4日。重症病例剂量加大至每日160万~240万u,分4次肌注,合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其他抗生素如四环素、庆大霉素、链霉素、红霉素、氯霉素、多西环素(强力霉素)、氨苄西林等亦有一定疗效。避免使用损肝药物。

  近年来国内合成的咪唑酸酯及甲唑醇治疗本病取得满意的效果,两种药物均可口服,副作用不大。咪唑酸酯的剂量成人首次1g,以后每日4次,每次0.5g,待体温恢复正常后2~4天停药。重症患者可增至每日3g,分3次口服,待病情好转后改为每日2g,平均疗程5~7天。约8.1%的病例出现赫氏反应,较青霉素的赫氏反应轻,不需要特殊处理。本品口服后迅速被消化道吸收分布全身,并通过血脑屏障,可作预防用药,主要的副反应为消化道症状、皮疹等。

  甲唑醇的剂量成人首次口服剂量1g,以后每日3~4次,每次0.5g,疗程5~7天或热退后3天停药。本品治愈率达94.31%,无赫氏反应。仅部分病人有头晕、腹痛、肠鸣、偶有皮疹、口干等反应。

  缺血后再灌注损伤的主要原因与钙离子内流而导致的细胞内钙超负荷有关,因此采用动脉注射钙通道阻断药维拉帕米同时加静滴强效利尿药,治疗钩体病相关性急性肾功能衰竭,具有改善肾小球滤过率(GFR)、降低血清肌酐、增加尿量等疗效。

  二、透析治疗

  一般可采用腹膜透析。但当有严重的氮质血症或(和)肠麻痹时,则考虑血液透析。若能配合应用静脉高营养补充,给予高热量、维生素B和C以及容易消化的饮食;并保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则效果更好。若患者有出血倾向者,可应用小剂量肝素或无肝素透析。对伴有肝肾功能不良的重症钩体病患者,通过上述治疗方案也可明显降低病死率。

钩端螺旋体病的肾损害中医治疗

辨证论治

  钩端螺旋体病的肾损害中医治疗

一、中医治疗

  1、药方:水牛角、生石膏、土茯苓、生地黄、知母、黄芪、栀子、牡丹皮、薏仁各30g,黄连6g,赤芍各10g

  1)湿热并重,加白蔻仁;

  2)湿重于热,加茵陈、金钱草;

  3)高热烦躁,加青蒿、花粉;

  4)热入心包,肝风内动,加安宫牛黄丸、紫雪丹;

  5)热入营血,加大黄、藕节、血余炭;

  6)恶心呕吐,加藿香、白蔻。

  2、方法:每日一剂,水煎,分2次服,病危重者每日2-3剂。

39健康网 - 39健康網 - 合作 -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