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槽症就诊指南

干槽症简介:干槽症主要发生于下颌阻生智齿拔除后,是由口腔细菌引起的骨创感染。目前多认为创伤和感染及拔牙窝大是其主要病因。因此,为了预防干槽症的发生,在拔牙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创伤,拔牙后应尽量缩小拔牙创口,应压迫颊、舌侧骨板,使之复位以缩小创口,并应拉拢缝合牙龈,缝合不可过紧过密,以防术后肿胀;拔牙前后可使用抗生素,以预防感染。

  • 典型症状

    疼痛、淋巴结肿大、张口困难

  • 建议就诊科室

    口腔科、中医科

  • 最佳就诊时间

    无特殊,尽快就诊

  • 就诊时长

    初诊预留1天,复诊每次预留半天

  • 复诊频率/诊疗周期
    门诊治疗:每周复诊至 张口困难消失后,不适随诊。 严重者需入院治疗疼痛缓解后转门诊治疗。
  • 就诊前准备
    无特殊要求,注意休息。
  • 常见问诊内容

    1、描述就诊原因(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什么不舒服?)

    2、不适的感觉是否由明显的因素引起?

    3、有无剧烈的疼痛等伴随症状?

    4、是否到过医院就诊,做过那些检查,检查结果是什么?

    5、治疗情况如何?

    6、有无药物过敏史?

  • 重点检查项目

    1.口腔内窥镜

    为口腔方面的检查和治疗带来了新的模式,当患者的病变景象展示在患者面前时,无需更多的描述或专业知识。患者也能理解治疗的迫切性。医师可以在清晰直观的图像的辅助下,进一步发现患者口腔病变,及时采取的各种治疗措施。

    2.尿常规

    尿液分析仪又称为干化学尿液分析仪。仪器操作简便、快速(最快10s内可完成11种尿液成分的检测)。尿常规在临床上是不可忽视的一项初步检查,不少肾脏病变早期就可以出现蛋白尿或者尿沉渣中有形成分。一旦发现尿异常,常是肾脏或尿路疾病的第一个指征,亦常是提供病理过程本质的重要线索。

    3.便常规

    便常规检验可以了解消化道有无细菌、病毒及寄生虫感染,及早发现胃肠炎、肝病,还可作为消化道肿瘤的诊断筛查。便常规化验包括检验粪便中有无红血球和白血球、细菌敏感试验、潜血试验(OB) 以及查虫卵等。便常规检查对于判断人体健康状况是必要的检查项目。

  • 诊断标准
    1.拔牙3~4天后出现剧烈持续性疼痛,并向耳颞部、下颌下区或头顶部放射,疼痛持续可长达十余日。 2.拔牙窝内空虚,或有腐败坏死的残留血凝块,如用棉球蘸取内容物嗅之有恶臭。 3.拔牙窝骨壁有明显触痛,创口周围牙龈略红肿。 4.局部淋巴结可有肿大,压痛。

39健康网 - 39健康網 - 合作 -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