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木斯克出血热

鄂木斯克出血热简介:鄂木斯克出血热是一种急性发热性疾病,此病毒有嗜神经特征,能在多种类型细胞培养如Hela细胞鸡胚细胞、地鼠肾细胞及猴肾细胞中产生病变。其特征为:病毒性抗原、自然疫源性、出血症状和良性经过。病人突然起病,发热,头痛,背部及四肢疼痛,呕吐和腹泻,假性脑膜炎,腭部黏膜疹1941~1943年曾发现本病,1944~1945年在前苏联西伯利亚的鄂木斯克北部农村首次报告本病,1945年和1946年两次鄂木斯克出血热暴发,分别发病200余人和600余人。

鄂木斯克出血热基本知识
  • 发病部位:
    血液血管 全身
  • 传染性:
    有传染性
  • 传播途径:
    虫媒传播
  • 潜伏期:
    潜伏期一般为1~10天。
  • 潜伏期表现:
    起病急骤,潜伏期无明显症状。
  • 多发人群:
    所有人群
  • 并发疾病:
鄂木斯克出血热诊疗知识
  • 是否医保:
    非医保疾病
  • 就诊科室:
    传染科
  • 治疗费用:
    市三甲医院约(1000 —— 5000元)
  • 治愈率:
    20--40%
  • 治疗周期:
    2--6周
  •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 相关检查:
  • 常用药品:
  • 在线购药:

39健康网 - 39健康網 - 合作 -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