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病毒感染简介:Epstein-Barr病毒(EBV) 又称人类疱疹病毒,为疱疹病毒科嗜淋巴细胞病毒属的成员。它在世界各地都有分布,在人群中的感染非常普遍,为95%以上的成人所携带。EBV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病原体,更为重要的是,EBV与鼻咽癌、儿童淋巴瘤的发生有密切相关性,被列为可能致癌的人类肿瘤病毒之一。1956年上海曾有本病流行。
1. 可用核酸杂交和PCR等方法检测细胞内EB病毒基因组和其表达产物(RNA、蛋白)的存在。
2.血清学检查仍为目前诊断CMV感染常用最有效的方法。
(1)嗜异性抗体凝集试验:主要用于传染性单核白细胞增多症的辅助诊断,患者于发病早期血清可出现lgM型抗体,能凝集绵羊红细胞,抗体效价超过1:100有诊断意义,但只有60-80%病例呈阳性。
(2)EBV特异性抗体检测:用免疫酶染色法或免疫荧光技术。
VCA IgM,持续1~2个月,检出率达100%,是原发感染的最好指标,复发时不出现;
VCA IgG,终身维持,检出率达100%,用于流行病学调查;
EA-D,发病3~4周达高峰,持续3~6个月,检出阳性率70%,与重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有关;
EA- R,发病几周后出现,持续数月到数年,可作为免疫受抑患者EBV复活的指标;
EBNA,发病后3~6周出现,延续终生,检出阳性率100%,可作为原发性感染的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