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肢再植简介:1963年陈中伟、钱允庆等在世界医学史上首先报告一例右腕上2.5cm完全离断肢体再植成功,该患者康复治疗后右手功能恢复良好。Malt和Mckhann 1964年也报告了他们在1962年5月对一例12岁男孩上臂部再植成活。1965年Kleinert手指血管吻合成功,同年Harry Buncke成功地进行了兔耳再植和猴拇再植的实验研究。1967年,陈中伟、Komatsa、Tamai等相继报告断指再植成功。断肢再植成功的经验表明,人体部分组织和器官离断后,在一定条件下利用显微外科技术重建其血供从而使它回归机体,这是一个重要的医学概念突破。自从1963年我国第一例断肢再植成功以来已近40年,我国在断肢(指)再植领域始终保持着世界先进水平。
离断肢体的远侧部分完全性断离,无任何组织相连,称为完全性离断。此外,肢体断离时即使有少量失活组织相连,但在断端清创时需切除,此类损伤亦称为完全性离断。
肢体离断时,伤肢局部组织大部分断离,并有骨折或脱位,断端间残余的有活力的软组织少于断面软组织总面积的1/4,供应肢体远端的主要血管发生离断或栓塞,致使肢体远侧无血运或严重缺血,若不经血管修复将导致远端肢体坏死,此类损伤称为大部离断。大部离断要与开放性骨折合并血管神经损伤相区别。
由锐器所造成的损伤,如剪板机、切纸刀、铡刀、玻璃、铣床等。这类损伤创缘整齐、污染小、多在同一平面,再植的成活率较高。
这类损伤多由于肢体被高速旋转的皮带轮或转轴卷入造成,如车床、电动机、脱粒机等。在车祸中肢体亦会发生撕裂性离断。一般多见于上肢。撕裂性损伤断面不整,血管神经损伤范围广泛,再植难度大。
由钝器或钝物造成,如火车、汽车以及机器齿轮等。此类损伤虽在同一平面,但离断肢体呈一段组织粉碎、失活,多为完全性断离。
由于重物挤压造成,离断平面不规整,组织损伤污染严重,远断端肢体血管损伤严重,多失去再植条件,常见于机器、滚石或其他重物挤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