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埃希杆菌肺炎治疗

大肠埃希杆菌肺炎简介:大肠埃希杆菌(Escherichia co1i,又称大肠杆菌)肺炎近年来明显增加,是引起社区获得性革兰阴性杆菌肺炎的仅次于肺炎克雷白杆菌的第二位常见病原菌,占革兰阴性杆菌肺炎的12%~45%,占全部肺炎病原的2.0%~3.3%。它是医院内获得性肺炎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其发病率为4.2~9.0/1万,占革兰阴性杆菌肺炎的9.0%~15.0%。20世纪60年代该病的病死率高达60%,80年代后明显下降,有报道为29%。主要发生于老年衰弱患者,原有各种慢性基础疾病、危重病患者、气管插管、长期使用皮质激素及其他免疫抑制剂治疗者,长期使用抗生素而致菌群失调者,以及各种免疫球蛋白缺陷患者等,为本病的易感人群。

大肠埃希杆菌肺炎西医治疗

一般治疗

  (一)治疗

  大肠埃希杆菌肺炎的治疗的基本原则是积极处理基础疾病的同时选用合适的抗生素,同时及时处理并发症。

  1.一般治疗 止咳、祛痰、止痛、止血,适量补充液体。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注意保暖,保证休息,进食足够营养和易消化的食物。缺氧时给予氧疗。积极处理原发病和基础疾病。

  2.抗感染治疗 可根据病情轻重不同,选用不同药物和制订治疗方案。同时,不同地区的社会经济情况、治疗条件、病原体、抗生素供应和耐药情况等不完全相同,故应根据具体情况选用适当药物,合理用药。临床上可分为经验治疗和根据药物敏感试验针对性治疗。

  (1)β-内酰胺类:头孢菌素或广谱青霉素联合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是治疗大肠埃希杆菌肺炎的常用治疗方案。头孢菌素国内曾以第一代的头孢唑林、头孢拉定及第二代的头孢呋辛应用较多,但近年来耐药比例迅速增加。第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噻肟(2~12g/d)、头孢哌酮(2~8g/d)、头孢他啶(2~6g/d)等,作为经验性治疗对重症感染、难治性感染等颇有价值。可单用或与其他药物合用。青霉素中的氨苄西林临床应用较早,但目前大肠埃希杆菌对此药耐药率很高,治疗效果不理想。新一代的广谱青霉素如哌拉西林以及与酶抑制剂的混合的复合制剂如氨苄西林 舒巴坦钠(6~12g/d)、哌拉西林/三唑巴坦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13.5g/d)等对大肠埃希杆菌及其他革兰阴性杆菌有较好的杀菌作用,值得临床应用。对院内获得性难治性感染亦可采用亚胺培南(1.5~4g/d)及氨曲南(1.5~6g/d)。

  (2)氨基糖苷类:庆大霉素[3~5mg/(kg·d)]、妥布霉素[3~5mg/(kg·d)]、阿米卡星[15mg/(kg·d)]及奈替米星[4~6mg/(kg·d)]等均可用于大肠埃希杆菌炎的治疗,尤其是后两者,临床耐药率较低且毒副作用较少,经验用药时可作首选联合用药之一,主张每天1次用药,老年人减量。

  (3)喹诺酮类:环丙沙星(0.2~0.4g/d)、氧氟沙星(0.2~0.4g/d)、左氧氟沙星(0.2~0.4g/d)、司氟沙星(司帕沙星)(0.2g/d)等对大肠埃希杆菌有强大的抗菌作用,对医院内获得性或耐药菌引起的大肠埃希杆菌肺炎也是比较理想的选用药物,但近年来耐药比例有所增加。

  在给予抗生素治疗前尽早取得合格的标本进行病原学培养,培养出大肠埃希杆菌后应及时行体外药物敏感试验,如有可能应尽可能行β-内酰胺酶及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Is)的检测,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但应注意对ESBIs阳性的大肠埃希杆菌,由于存在接种物效应(inoculum effect),即使体外药物敏感试验对某些β-内酰胺类抗生素敏感,但在体内应用时并不能取得预期的疗效,根据NCCLS1997年标准,只要确认为产ESBLs菌,则应认为其在临床上对所有头孢菌素类和氨曲南耐药,应尽量避免单用此类抗生素治疗。而且往往同时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及喹诺酮类抗生素同时耐药,此时可据药敏选用亚胺培南或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第三代头孢菌素、头霉烯类、阿米卡星及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治疗。必要时联合用药,抗生素的应用疗程为10~14天。

  对发生肺脓肿胸腔积液脓胸的患者应加大抗生素的剂量和疗程,脓胸形成者应进行引流,抗生素胸腔内注射,防胸膜增厚及粘连。并发休克、心肺功能不全者,应给予相应处理,必要时给予机械通气治疗等,并加强护理,有条件者可住入呼吸监护病房。

  (二)预后

  大肠埃希杆菌肺炎占肺炎病原的2%~3.3%。医院内大肠埃希杆菌肺炎肺炎发病率占革兰氏阴性杆菌肺炎9.0%~15.0%。近年来大肠埃希杆菌肺炎发病率和病死率已明显下降。

39健康网 - 39健康網 - 合作 -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