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氏菌病鉴别

布氏菌病简介:全称布鲁士杆菌病,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急、慢性传染病。又称马耳他热或波状热。其临床特点为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痛、睾丸炎、肝脾肿大等。病菌为革兰阴性短小球杆菌。广泛流行于世界许多国家,高发地区为地中海地区,亚洲,中南美洲等。全世界每年新发病例约500000。新中国成立前本病流行严重,新中国成立后成立了专门防治机构,发病率已明显减少,但自1994年以来,我国人畜布氏菌病又有回升,很多已经基本控制的地区又有新的人畜布氏菌病流行,如山东省滨州地区,河北省磁县以及山西省,辽宁省等。产生疫情回升的主要原因是“不经检疫家畜的自由贸易,交换和流动”。此外,放松对乳及肉等畜产品的监督、管理、消毒,家畜不能及时、广泛免疫,以及防治队伍涣散,对布氏菌病防治松懈麻痹等都是重要原因。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布氏菌病的防治以期达到在全国范围内长期基本控制的目标。

布氏菌病鉴别

布氏菌病鉴别

  本病急性期应与血白细胞不高的较长期发热性疾病进行鉴别,特别是同时有多汗、关节疼痛、肝脾重大者,如伤寒、结核、类风湿关节炎淋巴瘤、胶原病等。伤寒、结核常规下都是由特定的菌种引起的,伤寒一般由伤寒杆菌引起,结核则一般由结核杆菌导致发病。类风湿关节炎术语自身免疫性疾病。通过分析这些病的治病源均可布氏菌病区别。慢性期则需与慢性骨关节病,神经官能症,慢性疲劳综合征等进行鉴别。

39健康网 - 39健康網 - 合作 -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