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孢子虫病病因

鼻孢子虫病简介:鼻孢子虫病(Rhinosporidiosis)是由希伯鼻孢子菌引起的主要侵犯鼻及鼻黏膜的良性、慢性肉芽肿性感染。本病好发于热带及亚热带,80%以上的病例发生于印度和斯里兰卡,其他是南美洲的巴西和阿根廷。在国内,1979年李新章首报。多因接触受本菌污染的水或土壤而引起。儿童及青年多见,男多于女,鼻部最常发病,约占所有患者的72%。初为乳头状,表面皱缩如疣,渐增大,基底有蒂或呈瘤状,瘤内有黏液状物积聚,如黏液囊肿。结合涂片找到巨大的孢子囊,诊断不难。三价或五价锑化合物、氨苯砜以及外用2%牙石催吐剂(tartar emetic)可用于本病治疗。

  一、发病原因

  希伯鼻孢子菌系统分类属于chromista的丝壶菌门。至今尚未培养成功。存在于湖水、池塘和土壤中。部分动物如马和牛是本菌的储存宿主,可传染至人。

  二、发病机制

  多因接触受本菌污染的水或土壤而引起。部分动物如马和牛是本菌的储存宿主,可传染至人。鼻部最常发病,约占所有患者的72%。初为乳头状,表面皱缩如疣,渐增大,基底有蒂或呈瘤状,瘤内有黏液状物积聚,如黏液囊肿。当发生在耳道时,有如耳部息肉;当发生在阴茎、肛门和阴道时,有如尖锐湿疣;发生于直肠时,有如肠息肉。当内生孢子脱离孢子囊进入组织,可引起周围组织中性粒细胞浸润,并有组织坏死而形成脓肿。亦可见浆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在空的孢子囊周围有巨细胞和血管丰富的肉芽肿及瘢痕。

39健康网 - 39健康網 - 合作 -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