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米巴肠病简介:溶组织内阿米巴(痢疾阿米巴)(entamoeba ihstolytica Schaudinn,1930),主要寄生于结肠内,引起阿米巴痢疾或阿米巴结肠炎。痢疾阿米巴也是根足虫纲中最重要的致病种类,在一定条件下,并可扩延至肝、肺、脑、泌尿生殖系和其他部位,形成溃疡和脓肿。
阿米巴肠病需和细菌性痢疾、血吸虫病、肠结核、结肠癌、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等鉴别。
起病急,全身中毒症状严重,抗生素治疗有效,粪便镜检和细菌培养有腲于诊断。
起病较缓,病程长,有疫水接触史,肝脾肿大,血中嗜酸粒细胞增多,粪便中可发现血吸虫卵或孵化出毛蚴,肠粘膜活组织中可查到虫卵。
大多有原发结核病灶存在,患者有消耗性热、盗汗、营养障碍等;粪便多呈黄色稀粥状,带粘液而少脓血,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胃肠道X线检查有助于诊断。
患者年龄较大,多有排便习惯的改变,大便变细,有进行性贫血,消瘦。晚期大多可扪及腹块,X线钡剂灌肠检查和纤维结肠镜检查有助于诊断。
临床症状与慢性阿米巴病不易区别,但大便检查不能发现阿米巴,且经抗阿米巴治疗仍不见效时可考虑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