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利希体病

埃利希体病简介:人类埃利希体病(human ehrlichiosis)是由埃利希体(Ehrlichia)经蜱传播所引起。1949年在美国还发现一种埃利希体病,其包涵体是在粒细胞内(而E.chaffeensis包涵体是位于单核细胞内),故命名为人粒细胞埃利希体病(human granulocytic ehrlichiosis,HGE),因此使人致病的埃利希体至少有两种。病原体侵犯单核细胞或中性粒细胞,在细胞质里形成桑葚状包涵体。患者突然发病,症状酷似落基山斑点热,少见皮疹。白细胞减少、血小板降低,伴肝细胞损伤和肝功能异常。如有严重并发症可引起死亡。因其流行病学、临床表现等与立克次体病相似,有人将其归入斑点热类疾病。

埃利希体病基本知识
  • 别名:
    埃里希体病,埃利希菌病,埃利希氏体病
  • 发病部位:
    血液血管 全身
  • 传染性:
    有传染性
  • 传播途径:
    虫媒传播
  • 潜伏期:
    潜伏期12~14天
  • 潜伏期表现:
    突然发作,潜伏期无明显症状。
  • 多发人群:
    所有人群
  • 并发疾病:
埃利希体病诊疗知识
  • 是否医保:
    非医保疾病
  • 就诊科室:
    呼吸内科 儿科 传染科
  • 治疗费用:
    市三甲医院约(3000 —— 8000元)
  • 治愈率:
    15%-35%,多以控制症状为主
  • 治疗周期:
    3-6个月
  •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 相关检查:
  • 常用药品:
  • 在线购药:

39健康网 - 39健康網 - 合作 -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