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虚诊断

一、诊断:

1、脾虚属脏腑辨证中常见之证型。主要指气、脾阳或脾阴不足所呈现之各种症候。《脉经》卷二,“脾虚,……病苦泄注,腹满气逆霍乱呕吐黄疸,心烦不得卧,肠鸣。”一说“脾气……若虚则生寒,令人心腹胀满,水谷不消,噫气吞酸,食辄呕吐,霍乱泄利,四肢沉重,多思气结,恶闻人声”(见《圣济总录》卷四十四)。

2、邹澍《本草经疏》归纳“脾虚十二证,饮食劳倦,伤脾发热,饮食不消化,属脾气虚;伤食必恶食,停食,为恣饮汤水或冷茶、冷酒所致。水肿属脾气虚,兼脾阴虚;噎膈属气血两虚,由于血液衰少,而非痰气壅逆所成。脾虚属气虚,健忘属气血两虚,倦怠、嗜卧属脾气不足。脾虚腹痛,按之则止,属血虚;痞气,属脾气虚及气郁所致。”

3、从临床现实分析,脾虚中又以脾气虚、脾阳虚更为常见,每有腹胀、痞满消瘦、肢乏、泄泻(或大便先硬后溏,亦有表现为脾虚便秘者)、食减、水肿等症。

二、分类:

1.脾气虚:腹胀纳少,食后胀甚,肢体倦怠,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形体消瘦,或肥胖浮肿,苔淡白。

2.脾阳虚:大便溏稀,纳少腹胀,腹痛绵绵,喜温喜节按,行寒气怯,四肢不温,面目无华或浮肿,小便短少或白带多而清晰色白,舌苔白滑。

3.中气下陷:如久泻、脱肛子宫脱垂等。

4.脾不统血:多见于慢性出血的病证,如月经过多崩漏便血、衄血、皮下出血等。除出血外,必兼见脾气虚弱的一些症状。

三、治疗:脾为湿土,喜燥恶湿。湿盛可以导致脾虚,脾虚也可以生湿,往往互为因果。因脾虚失运,水湿停留,多属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主者,治多健脾,佐以化湿;标实为主者,则应以祛湿为主,兼以运脾。

脾虚可能疾病

心脾两虚

恶性贫血
气血不足
气不摄血

慢脾风

脾虚
昏睡露睛
食欲减退

脾虚泄泻

脾虚
脘痞腹胀
腹满便溏

脾疳

咳嗽
口渴引饮
畏光

39健康网 - 39健康網 - 合作 -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