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小脑位于大脑半球后方,覆盖在脑桥及延髓之上,横跨在中脑和延髓之间。它由胚胎早期的菱脑分化而来,小脑通过它与大脑、脑干脊髓之间丰富的传入和传出联系,参与躯体平衡和肌肉张力(肌紧张)的调节,以及随意运动的协调。

结构形态

外部形态

中部狭窄称小脑蚓vermis,两侧膨大部称小脑半球,小脑下面靠小脑蚓两侧小脑半球突起称小脑扁桃体tonsilofcerebellum。

内部结构

1、皮质

2、髓质(髓体):顶核、中间核(拴状核、球状核)、齿状核。

分叶

1、按形态结构和进化可分为:绒球小结叶flocculonodular lobe(原小脑或古小脑),小脑前叶anterior lobe(旧小脑),小脑后叶posterior lobe(新小脑)。

2、按机能可分为:前庭小脑(原小脑或古小脑archicerebellum),脊髓小脑(旧小脑paleocerebellum),大脑小脑(新小脑neocerebellum)

纤维联系和功能

1、前庭小脑:调整肌紧张,维持身体平衡。(病变引起平衡失调)

2、脊髓小脑:控制肌肉的张力和协调。(病变引起共济失调)

3、大脑小脑:影响运动的起始、计划和协调,包括确定运动的力量、方向和范围。

解剖学

从外观上看,小脑中间有一条纵贯上下的狭窄部分,卷曲如虫,称为蚓部。蚓部两侧有两个膨隆团块称为小脑半球。在小脑蚓部和半球表面有一些横行的沟和裂,将小脑分成许多回、叶和小叶。在这些横贯小脑表面的沟和裂中,后外侧裂和原裂是小脑分叶的依据。后外侧裂将小脑分成绒球小结叶和小脑体两大部分,而原裂又将小脑体分成前叶和后叶。这样,前叶、后叶和绒球小结叶便构成了小脑3个横向组成的分部。在小脑的分叶中,为了简化命名,拉塞尔提出罗马字的命名系统,他将小脑蚓部从前到后按Ⅰ~Ⅹ次序分成10个小叶;对小叶的半球部分,则在代表各小叶的罗马字前冠以H,例如HⅥ即表示小脑第Ⅵ小叶的半球部分。

小脑的表面被覆着一层灰质,叫做小脑皮层;皮层的下方是小脑髓质,由出入小脑的神经纤维和4对小脑深部核团组成。小脑皮层分为3层,从表及里分别为分子层、浦肯野氏细胞层和颗粒细胞层,皮层里含有星状细胞、篮状细胞、浦肯野氏细胞、高尔基氏细胞和颗粒细胞等5种神经元。在这些细胞中只有浦肯野氏细胞发出轴突离开小脑皮层,成为小脑皮层中唯一的传出神经元;其他4种均为中间神经元,它们的神经末梢都分布在小脑皮层之内。所有小脑叶片都有同样的神经组织结构

小脑与外部的联系通过3对由小脑传入和传出纤维组成的巨大神经纤维束进行,分别称为上、中、下小脑脚或小脑臂。小脑借这3对脚与脑干相连,而且通过它们与其他的神经结构相联系,是小脑与外部联系的必经之路。在小脑脚中,传出纤维占四分之一,而传入纤维约占四分之三。

由小脑皮层的传出神经元浦肯野氏细胞轴突构成的传出纤维,首先到达小脑的深部核团,在这些核团转换神经元后,再离开小脑。从小脑皮层浦肯野氏细胞到小脑深部核团的纤维联系,称为皮层—核团投射。这种投射具有一定的方位特征,蚓部皮层的浦肯野氏细胞主要投射到顶核,部分投射到前庭外侧核;半球部皮层的浦肯野氏细胞投射到齿状核;介于蚓部和半球之间的旁蚓皮层的浦肯野氏细胞则投射到顶核和齿状核之间的间位核。根据皮层—核团投射的这种解剖学特征,可将小脑分成三个纵向区:①内侧区,由蚓部皮层和它所投射到的顶核共同组成,该纵区管理整个躯体的姿势、肌紧张和平衡;②外侧区,由半球皮层和齿状核组成,管理同侧肢体的灵巧运动;③间位区,由旁蚓皮层和间位核组成,管理同侧肢体的姿势和灵巧运动。近年的研究,又进一步将上述3个纵区划分为7个纵区。

功能

小脑通过它与大脑脑干脊髓之间丰富的传入和传出联系,参与躯体平衡和肌肉张力(肌紧张)的调节,以及随意运动的协调。小脑就象一个大的调节器。人喝醉酒时走路会晃晃悠悠,就是因为酒精麻痹了小脑.有一个实验:将一只狗摘除小脑,狗走路就会失去协调.

调节躯体平衡

小脑对于躯体平衡的调节,是由绒球小结叶,即古小脑进行的。躯体的平衡调节是一个反射性过程,绒球小结叶是这一反射活动的中枢装置。躯体平衡变化的信息由前庭器官所感知,经前庭神经和前庭核传入小脑的绒球小结叶,小脑据此发出对躯体平衡的调节冲动,经前庭脊髓束到达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再经脊神经到达肌肉,协调了有关颉颃肌群的运动和张力,从而使躯体保持平衡。例如,当人站立而头向后部仰时,膝和踝关节将自动地作屈曲运动,以对抗由于头后仰所造成的身体重心的转移,使身体保持平衡而不跌倒。在这一过程中,膝与踝关节为配合头向后仰而作的辅助性屈曲运动,就是由于小脑发出的调节性冲动,协调了有关肌肉的运动和张力的结果。如果绒球小结叶受到损伤,将破坏躯体的平衡机能。因此,由蚓部皮层和顶核组成的纵向内侧区也参与了躯体平衡,主要是站立的调节。内侧区的损伤也将造成平衡和站立的困难。

调节肌紧张

肌紧张是肌肉中不同肌纤维群轮换地收缩,使整个肌肉处于经常的轻度收缩状态,从而维持了躯体站立姿势的一种基本的反射活动。小脑可以调节肌紧张活动,其调节作用表现为抑制肌紧张和易化肌紧张两个方面。小脑抑制肌紧张的作用主要是前叶(旧小脑)蚓部的机能,这一抑制作用在去大脑动物上表现得最为明显。刺激去大脑猫小脑前叶的蚓部,可以减弱动物因去大脑而造成的伸肌过度紧张现象;反之,切除该部位则使去大脑僵直加强,这些现象都说明小脑有抑制肌紧张的作用。小脑对肌紧张的易化作用是由前叶的两侧部位来实现的。在正常情况下,脑干网状结构的肌紧张抑制区和易化区的活动,在高级中枢大脑、纹状体和小脑等的影响下保持着动态的平衡,从而使肌紧张维持在正常的状态,如果由于某种原因加强或减弱了小脑(前叶的蚓部或外侧部)对脑干网状结构肌紧张抑制区或易化区的影响,将会破坏这两个低级中枢之间原有的平衡,使肌紧张活动加强或减弱。

此外,小脑还可以通过前庭外侧核调节肌紧张活动。局限于蚓部皮层的损伤,使去大脑动物的僵直现象加强;顶核的损伤则使去大脑动物的肌张力减弱。

协调随意运动

随意运动是大脑皮层发动的意向性运动,而对随意运动的协调则是由小脑的半球部分,即新小脑完成的。新小脑的损伤,将使受害者的肌紧张减退和随意运动的协调性紊乱,称为小脑性共济失调

主要的表现有:

①运动的准确性发生障碍。产生意向性震颤现象,当病人留意做某动作,如用手指时,手指发生颤抖,愈接近目标,手指颤抖得愈厉害,因而不能把握运动的准确方向。②动作的协调性发生障碍。患者丧失使一个动作停止而立即转换为相反方向的动作的能力,运动时动作分解不连续。例如,病人不能完成快速翻转手掌这类简单、快速的轮替运动,称为轮替运动失常;当完成一个方向的运动并需要转换运动的方向时,患者必须先停下来思考下一步的动作,才能再重新开始新的运动。所有这些列举的症状只在运动中表现出来,说明新小脑对随意运动起着重要的协调作用,这种协调作用,是小脑对大脑皮层和脊髓活动进行调节的结果。

此外小脑与运动性的学习记忆和心血管活动也有一定的关系。在家兔瞬膜条件反射的形成和保持中,海马CA1、CA3区、小脑皮层第Ⅵ小叶的半球部分(H Ⅵ)以及间位核的有关神经元均能产生学习关联性发放。损毁小脑皮层H Ⅵ和间位核,可使上述条件反射以及海马CA1、CA3区的学习关联性发放消失。电刺激小脑顶核的嘴侧部能引起明显的心血管反应,包括动脉血压明显升高;心率加快、心律异常,压力感受性和化学感受性调制作用的改变等,这种心血管反应称为顶核升压反应。

小脑的绒球小结叶与身体平衡功能有关,动物切除绒球小结叶后则平衡失调。实验观察到,切除绒球小结叶的猴,由于平衡功能失调而不能站立,只能躲在墙角里依靠墙壁而站立;但其随意运动仍然很协调,能很好地完成吃食动作。在第四脑室附近出现肿瘤的病人,由于肿瘤往往压迫损伤绒球小结叶,患者站立不稳,但其肌肉运动协调仍良好。

小脑前叶与调节肌紧张有关,前叶蚓部具有抑制肌紧张的作用,而前叶两侧部具有易化肌紧张的作用,它们分别与脑干网状结构抑制区和易化区有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

小脑半球与随意运动的协调有密切的关系。小脑半球与大脑皮层有双向性联系,大脑皮层的一部分传出纤维在脑桥换神经元后,投射到小脑半球;小脑半球的传出纤维则在齿状核换神经元,从齿状核发出的纤维可以直接投射到丘脑腹外侧部分或经红核换元后再投射到丘脑腹外侧部分,转而投射到大脑皮层,形成大小脑之间的反馈联系。这一反馈联系对大脑皮层发动的随意运动起调节作用,并在人类中最为发达。小脑半球损伤后,患者随意动作的力量、方向、速度和范围均不能很好地控制,同时肌张力减退、四肢乏力。患者不能完成精巧动作,肌肉在完成动作时抖动而把握不住动作的方向(称为意向性震颤),行走摇晃呈酩酊蹒跚状,如动作越迅速则协调障碍也越明显。病人不能进行拮抗肌轮替快复动作(例如上臂不断交替进行内旋与外旋),但当静止时则看不出肌肉有异常的运动。因此说明,小脑半球是对肌肉在运动过程中起协调作用的。小脑半球损伤后的动作性协调障碍,称为小脑性共济失调

小脑萎缩

症状

脑萎缩是一种以损害脊髓小脑为主、慢性、进行性脑部疾病,多为家族遗传。由于病灶范围和发展过程不尽相同,小脑萎缩的临床征群亦有多种类型,其主要症状为走路不稳、动作不灵、握物无力、言语不清,有的患者头晕、头重、头胀头痛,伴有复视视物模糊吞咽发呛,书写颤抖,大小便障碍等.

小脑萎缩的主要表现是共济失调,因此护理上主要是协助病人多进行肢体锻炼、改善平衡能力、延缓共济失调性残疾.

目前,虽尚不能完全揭示该病的病因并提出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全世界学者仍在不断探索该病病因,积极寻找治疗方法。我国中医理论认为:此病病位在脑但定位在肾,治疗的关键在于补肾、益气、活血、健脑、豁痰、开窍。

小脑萎缩的原因

多由遗传、脑外伤脑梗塞脑炎脑缺血、缺氧、脑动脉硬化煤气中毒酒精中毒等引起脑实质破坏和神经细胞的萎缩、变形、消失,其中最主要的致病因素是脑血管长期慢性缺血而造成的。

生活护理:

脑萎缩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脑组织本身发生器质性病变而产生萎缩的一类神经精神性疾病.至今对于小脑萎缩产生的原因及其发生的机制尚不明了,存在种种假说,尚待进一步研究.本病可有家族史.绝大多数为散发性,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小脑萎缩的预防工作.

有专家提示“头操”能有效预防小脑萎缩.因为舌神经是从大脑出发,与舌头相联接以后,促使舌头能动的神经.为了防止大脑萎缩,应该经常活动舌头,间接地对大脑进行刺激.

1.每天早晨舌头伸出与缩进各10次,然后,舌头在嘴巴外面向左,向右各摆动5次.

2.坐在椅子上,双手十指张开放在膝盖上,上半身稍微前倾,用孔吸气,接着嘴巴大张,舌头伸出并且呼气,同时睁大双,目视前方,反复操练3~5次.

3.嘴巴张开,舌头伸出并缩进,同时用右手食指,中指与无名指的指尖,在左下边至处,上下搓擦30次.然后,用左手三指的指尖反方向上下搓擦30次.

4.对着镜子嘴巴张开,舌头轻轻地伸出,停留2~3秒钟,反复操练5次.然后,头部上仰,下巴伸展,嘴巴大张,伸出舌头,停留2~3秒钟,反复操练5次.

此操可以治疗高血压,脑梗塞,哮喘,近视,老花眼,耳鸣,眩晕,咽喉炎,头痛,甲亢,肩周炎,腰痛,月经痛,失眠,便秘,少年白发,并可预防老年性痴呆.

小脑损伤症状

小脑机能丧失症状如下:

l、共济失调:由于小脑调节作用缺失,病人站立不稳,摇晃、步态不稳,为醉汉步态:行走时两腿远分,左右摇摆,双上肢屈曲前伸如将跌倒之状。并足站立困难。一般不能用一只足站立,但睁或闭眼对站立的稳定性影响不大。笔迹异常亦是臂、手共济失调的一种表现,字迹不规则,笔划震颤,一般写字过大,而震颤麻痹多为写字过小。

2.爆发语言:表现为言语缓慢,发音冲撞、单调、音。有类似“延髓病变的语言”,但后者更加奇特而粗笨,且客观检查常有声带或软鄂麻痹,而小脑性言语为共济运动障碍,并无麻痹。

3.辩距不良或尺度障碍。

4.轮替动作障碍。

5.协同障碍。

6.反击征

7.眼球震颤

8.肌张力变化:肌张力变化较难估计。因病变部位与病变时期而有所不同,如:

①、一侧小脑病变(外伤、肿瘤)发生典型的同侧半身肌张力降低

②、两侧对称性小脑病变者,一般无明显的肌张力改变。

③、某些小脑萎缩的病例可见渐进性全身肌力增高,可出现类似震颤麻痹的情况。

1、损伤绒球小结叶可造成平衡失调和站立不稳,行走不能,跨步过宽、蹒跚、步态呈醉酒状(躯干或轴性共济失调),但闭眼时共济失调不会加重,这可与后索病变引起的共济失调相区别。小脑性共济失调与本体感觉减退无关,而与肌群活动不协调有关,故称为协同不能(绒球小叶综合征)。

2、损伤小节使前庭功能的冷热和旋转测试反应消失。

损伤后产生躯干共济失调,但损伤仅限于旧小脑是少见的。

(1)如病变限于蚓部,症状多为躯干共济失调与言语障碍。肢体异常较少,张力也正常。目前有一注意的事实,即大部分(慢性)弥散性小脑萎缩的病例,蚓部与半球之退行病变的程度相等,而临床上主要是躯身共济失调与语言障碍,肢体异常较轻。这说明大脑通过大量投射联系对新小脑发生了代偿。

(2)关于爆发语言的定位意义。需两侧病变或中间的蚓部病变才导致,特别是蚓部与两侧半球前部病变时。个别局限性小脑萎缩病例仅有蚓部及半球的邻近部分病变,临床上即有严重的暴发性语言。酒精中毒时可发生以旧小脑为主的迟发性萎缩。

相关检查

相关手术

相关医生

齐巍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擅长:1颅内肿瘤(脑膜瘤,胶质瘤,垂体瘤,听神经瘤,颅咽管瘤等); 2椎管内肿瘤(脊膜瘤,星形细胞瘤,室管膜瘤,血管母细胞瘤,神经鞘瘤,畸胎瘤等); 3脑积水和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 4小儿神经外科(小儿颅内肿瘤、脑积水、脊髓栓系等); 5脑血管病的显微外科治疗。

李新伟主任医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擅长:椎管内外肿瘤、脊髓血管性疾病、颅颈交界畸形、脊髓损伤等脊柱脊髓神经外科疾病的诊治。在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脑血管疾病、脑积水的诊治等方面具备丰富的经验。

修波主任医师

北京朝阳医院京西院区

擅长:一、脊髓脊柱外科:神经管畸形:脊柱裂、脊髓脊膜膨出、脊髓拴系综合征、脊髓纵裂、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Chiari畸形)、脊髓空洞症、颅底凹陷、环枢椎脱位等。椎管内肿瘤:神经鞘瘤、脊膜瘤、室管膜瘤、星形细胞瘤、脂肪瘤、畸胎瘤、脊索瘤,先天性囊肿:骶管囊肿、(表)皮样囊肿、肠源性囊肿。脊柱脊髓损伤、颈椎病、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腰椎滑脱、脊柱侧弯、痉挛性斜颈。二、神经调控治疗:神经源性膀胱,膀胱过度活动症、尿便失禁,顽固性便秘,慢性疼痛,肢体痉挛,马尾神经综合症。三、小儿神经外科:颅脑外伤、肿瘤、感染、畸形及脑积水等。

崔志强主任医师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擅长:1以各种微创手段:如椎间孔镜,间盘镜,低温等离子,三氧,硬膜外可视导管镜,射频,Disc-Fx等微创手段治疗腰间盘突出,颈椎病 2. 神经管畸形:脊柱裂、脊髓脊膜膨出、脊髓拴系综合征、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 Chiari畸形)、脊髓空洞症、颅底凹陷、环枢椎脱位等; 3,各种顽固性疼痛,疑难性疼痛:脊柱源性疼痛,癌痛,周围神经痛,糖尿病足性疼痛,三叉神经痛。3.四联微创手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4.脊柱脊髓损伤、颈椎病、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腰椎滑脱、脊柱侧弯、痉挛性斜颈。

深度阅读

39健康网 - 39健康網 - 合作 -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