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颅骨(skull)由23块组成,其中脑颅8块,面颅15块。另外有3对听小骨位于颞骨内。脑颅位后上方,略呈卵圆形,内为颅腔,容纳脑。面位于前下方,形成面部的基本轮廓,并参与构成眶、腔和口腔

颅骨的组成

颅骨(skull)共23块.脑颅:8块,构成颅腔;面颅:15块,构成面部支架,人类颅骨通常由29块骨头组成。另外有3对听小骨位于颞骨内。

1.上颌骨

上颌骨maxillarybone,位于面部中央,分体部和4个突。体内有空腔称上颌窦。表面分四个面,上面即眶面,内含眶下管,管向后连于眶下沟,向前通眶下孔;后面对向颞下窝,又叫颞下面,其下部隆起,叫上颌结节;内侧面又叫面,有上颌窦开口。前面对向面部,有眶下孔。由前面内侧向上伸出额突;向下伸出槽突;向外侧有颧突;向内侧伸出水平突,两侧上颌骨的腭突相连接组成硬腭前部。

2.下颌骨

下颌骨mandible位于上颌骨下方,分体和支。体呈弓状,下缘光滑,上缘生有下牙槽。外面前方正中部向前的隆起叫颏隆凸,对第三颗牙槽下方处有颏孔。在体的内面中线处有尖锐的颏棘,其下方两侧有二腹肌窝,由窝的上缘一条斜线,叫下颌骨线,线的内上方和外下方各有一浅窝,上方为舌下腺窝,外下方为下颌下腺窝。下颌支末端分叉形成前方的冠突,后方的髁突,中间凹陷处叫下颌切迹,髁突上端膨大,叫下颌头,其下稍细,叫下颌颈,颈的前面有翼肌凹。在支的内面中央有下颌孔,经下颌管通向颏孔,在下颌孔前方有下颌小舌。支与体的接合部叫做下颌角,角的外面有咬肌粗隆,内面有翼肌粗隆。(3)颅的整体观:

顶面观:冠状缝,矢状缝,人字缝。

后面观:乳突,枕外隆突,上项线,颅底内面观,颅前窝,鸡冠,筛孔,筛板,颅中窝:垂体窝,视神经管,颈动脉沟,破裂孔,眶上裂,圆孔,卵圆孔,棘孔,三叉神经压迹。

颅后窝:枕骨大孔、舌下神经管内口、枕内隆突、横窦沟、乙状窦沟、颈静脉孔、内门。颅底外面观:由前向后:骨腭、牙槽弓、鼻后孔、犁骨、切牙孔、腭大孔、卵圆、,棘孔、下颌窝、关节结节、破裂、,颈静脉窝及孔、枕骨大孔、枕髁、茎突、乳突、枕外隆突、茎乳孔。

颅侧面观:外耳门、颧弓、颞窝(颧弓上方),颞下窝(颧弓下方、,翼区、翼上颌裂、翼腭窝(上颌骨体,蝶骨翼突,腭骨间).翼腭窝的交通:向前经眶下裂通眶腔;向后上经圆孔通颅中窝;向后经翼管通颅底外面破裂孔;向外经翼上颌裂通颞下窝;向内经蝶腭孔通鼻腔;向下经翼腭管、腭大孔通口腔.。

前面观:眶:眶上孔(眶上切迹);眶下孔/裂/沟/管;泪囊窝;泪腺窝;骨性鼻腔;前;梨状孔;后;鼻后孔;中;骨性鼻中隔;外侧壁:上、中、下鼻甲及鼻道、鼻旁、:额窦位于额骨眉弓深面、开口于中鼻道前部(筛漏斗).筛窦位于筛骨迷路内,分前、中、后三群,前中群;开口于中鼻道,后群:开口于上鼻道,蝶窦位于蝶骨体内,开口于蝶筛隐窝,上颌窦位于上颌骨体内,开口于中鼻道.。

(4)新生儿颅的特::脑颅大于面颅(8:1),脑囟,前囟、后囟、乳突囟、蝶囟;上、下颌不发达,鼻旁窦未发育,乳突不明显。

颅骨的形态

1、位于颅的前上份,是贝壳状的扁骨,构成颅盖和颅底的前部。其前下部内有含气腔,为额窦。

2、蝶骨(sphenoidbone)位于颅底中央,形似蝴蝶,由四部分组成。

3、筛骨(ethmoidbone)位于颅前窝的中央部,两眶之间。

4、颞骨(temporalbone)位于顶、枕、蝶三骨之间,形态不规则,参与构成颅底及颅腔的侧壁。以外门为中心分为三部。

5、上颌骨(maxilla)位于面颅的中部。

6、下颌骨(mandible)呈马蹄铁形,借下颌关节连结于颞骨下颌窝,分一体支。下颌体位于前部,为下颌骨的中间部,其上缘称槽弓,有容纳牙根的牙槽。下缘称下颌低。

颅的整体观

1、颅的顶面观呈卵圆形,前窄后宽,各骨之间借缝紧密相连。在额骨与顶骨之间有冠状缝,左右顶骨之间有矢状缝,顶骨与枕骨之间有人字缝。

2、颅的侧面观颅的侧面在乳突的前上方可见外门,向内通外耳道。外耳门前上方的弓形骨梁称颧弓。颧弓的内上方有一浅而大的窝,称颞窝。在颞窝,额、顶、颞、蝶四骨会合处,常构成“H”形的缝,称为翼点。此处骨质较薄,内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若发生骨折时,容易损伤该动脉,引起颅内血肿。颞窝下方的窝称颞下窝,颞下窝向内通翼窝。翼腭窝向下、向内侧、向前、向后及向外分别与口腔腔、眶、颅腔及颞下窝相交通,是许多血管神经的通道。

颅骨的前面观

颅的前面观由额骨和面颅骨构成,并围成眶、骨性腔和骨性口腔

(1)眶(orbits):为四面锥体形,容纳球及其附属结构。眶分为眶尖、眶口和四壁。眶尖斜向后内侧,经视神经管与颅中窝相通。

(2)骨性鼻腔(bonynasalcavity):位于面部中部,前方经梨状孔通外界,后方借成对的鼻后孔通腔。骨性鼻腔的顶为筛板,经筛孔通颅前窝。底为骨,与骨性口腔相隔。筛骨垂直板和梨骨构成的骨性鼻中隔将鼻腔分为左右两半。鼻腔外侧壁自上而下有三个向下卷曲的骨片,分别称上鼻甲、中鼻甲和下鼻甲。

颅底

(1)颅底内面:颅底内面承托脑,与脑底面的形态相适应,形成颅前窝、颅中窝和颅后窝。

1)颅前窝(anteriorcranialfossa):位置最高,正中有一向上突起称鸡冠,在其两侧有许多筛孔通腔。两侧的骨板较薄,构成眶的上壁。

2)颅中窝(middlecranialfossa):较颅前窝低,中央是蝶骨体,体上面的窝为垂体窝,窝的前外侧有视神经管,管口的外侧有眶上裂,两者均通眶。垂体窝后方的横位骨隆起是鞍背,垂体窝和鞍背等统称为蝶鞍。垂体窝两侧由前向后依次有圆孔、卵圆孔和棘孔。自棘孔起有脑膜中动脉沟行向外上方,并分为前、后两支。在颞骨岩部尖与蝶骨体之间有破裂孔。在岩部尖端有一浅窝,称三叉神经压迹。

3)颅后窝(posteriorcranialfossa):最深,中央有枕骨大孔,孔前方的斜面称斜坡,孔的后上方有一隆起,称枕内隆凸,此凸向两侧有横窦沟,该沟向前外至颞骨岩部后方移行为乙状窦沟,其末端终于颈静脉孔。颈静脉孔与枕骨大孔之间有下神经管。颞骨岩部后面中央有内门,由此续为内耳道。

(2)颅底外面:颅底外面高低不平,枕骨大孔约位于中央部,孔的后上方有枕外隆凸,孔的前外侧是一对枕骨髁。髁的前外方有一不规则的孔即颈静脉孔。颈静脉孔的内侧有舌下神经管的外口。在颞骨岩部下面中央有一圆形孔,称颈动脉管外口,向内延续为颈动脉管及颈动脉管内口,内口与破裂孔相通。颈动脉外口的后外方,有一细长的茎突,茎突与乳突之间有茎乳孔。

相关检查

深度阅读

39健康网 - 39健康網 - 合作 -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