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阴阳失调是指是机体阴阳消长失去平衡的统称。是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由于致病素的作用,导致机体的阴阳消长失去相对的平衡,所出现的阴不制阳,阳不制阴的病理变化。阴阳失调又是脏腑、经络、气血等相互关系的失调,以及表里出入,上下升降等气机运动失常的概括。

阴阳偏盛

指病邪侵袭人体,导致机体阴阳双方某一方的病理性亢盛状态,属“邪气盛则实”的实证。

1.阳偏胜

概念:即阳盛。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阳气病理性亢盛,机能亢奋,机体反应性增强,.热量过剩的病理状态。

特点:多表现为阳盛而阴未虚(或虚亏不甚)的实热病证。

2.阴偏胜

概念:即阴盛,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阴气病理性偏盛,机能抑制或减退,热量耗伤过多,以及病理性代谢产物积聚阿病理状态。

特点:多表现为阴盛而阳未虚(或虚损不甚)的实寒病证。

阴阳偏衷

指人体阴或阳亏虚不足所引起的病理变化,实际上包括了精气血津液的不足和功能的减退。同时亦包括了脏腑经络生理功能的减退和失调。

1.阳偏衰

概念:即阳虚,指机体阳气虚损,机能减退或衰弱,代谢减缓,产热不足的病理状态。

特点:阳虚病机特点,多表现为机体阳气不足,阳不制阴,阴气相对亢盛的虚寒证。

形成:多由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饮食失养,或劳倦内伤,或久病损伤阳气所致。

表现:一般以肾阳虚为主,尤以肾阳虚衰(命火不足)最为重要。

2.阴偏衰

概念:即阴虚,指机体阴气不足,精、血、滓液等阴液亏少,以及由于阴虚不能制阳,导致阳气相对亢盛,机能虚性亢奋的病理状态。

特点:阴虚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阴气不足,制约阳热及避养、宁静功能减退,阳相对亢盛的虚热病证。

形成:多由阳邪伤阴;或五志过极,化火伤阴;或久病耗伤阴液等所致。

表现:主要表现为凉润、抑制与宁静功能减退,从而出现虚热、失润及虚性亢奋见症。

一般以、肝、肾阴气阴液不足为主,尤以肾阴虚亏为重要。

阴阳互损

1.阴损及阳

概念:指由于阴气阴液亏耗,累及阳气生化不足,形成了以阴虚为主的阴阳两虚病理状态。

2.阳损及阴

概念:指由于阳气虚损,无阳则阴无以生,累及阴液生化不足,从而在阳虚的基础上又导致了阴虚,形成了以阳虚为主的阴阳两虚病理状态。

阴阳格拒

1.阴盛格阳

概念:又称格阳。指阴寒偏盛至极,壅闭于内,逼迫阳气浮越于外,致使阴阳不相维系顺接,而相互格拒的一种病理状态。

特点:阴寒内盛为疾病的本质。由于格阳于外,可表现出假热之象,即为真寒假热证。

2.阳盛格阴

概念:又称格阴。指阳热偏盛至极,深伏于里,阳气被遏,郁闭于内,不能外达于肢体,从而将阴气排斥于外的一种病理状态。

特点:阳盛于内为疾病的本质。但由于格阴于外,可表现假寒之象,即为真热假寒证。

阴阳亡失

1.亡阳

概念:指机体阳气发生突然性失,而致全身属阳的功能突然严重衰竭的病理状态。

表现:阳气暴脱亡失,则温煦、推动、兴奋、卫外功能衰竭尤为突出,故可见大汗淋漓,肌肤手足逆冷面色苍白,躇卧神疲,脉微欲绝等症。

2.亡阴

概念:指机体阴气阴液发生突然性大量耗伤或丢失,而致全身属阴的功能出现严重衰竭的病理状态。

表现:亡阴之时,以宁静、滋润与内守等功能衰竭最为明显,可见气喘烦躁不安,手足虽温而汗多欲脱,面色红或紫,脉数疾等危重病证。

39健康网 - 39健康網 - 合作 -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