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口腔颌面部软组织伤可以单独发生,也可以与颌骨骨折同时发生。据统计资料,单纯颌面部软组织损伤的发生率占颌面部损伤的65%左右。根据损伤原因和伤情不同可分为擦伤、挫伤、切割伤、刺伤、挫裂伤、咬伤及火器伤等。各类损伤的临床表现和处理方法也各有特点。 


一般损伤的护理 

【案例导入】 

病人,女性,26岁,主诉:右上唇狗咬伤2小时。右上唇唇红及皮肤有1.5~2 cm长伤口,深约2.5 cm,创缘整齐,未见其他异物及活动性出血。伤口予以生理盐水反复冲洗伤口20分钟,注射狂犬病疫苗,伤口周围注射免疫球蛋白,并行清创缝合术。

思考题:    

简述病人术后护理观察要点。    

对病人如何指导其饮食?    

如何做好病人心理护理? 


【病因病理】    

擦伤:皮肤表层破损,少量出血,创面常附着泥沙或其他异物。    

挫伤:皮下及深部组织遭受损伤而无开放创口。伤处的小血管和淋巴管破裂,常有组织内溢血,形成瘀斑,甚至发生血肿。    

刺、割伤:皮肤和软组织已有裂口。    

撕裂或撕脱伤:较大的机械力量将组织撕裂或撕脱。伤情重、出血多,疼痛剧烈,易发生休克。    

咬伤:在城市及农村中可见有狗咬伤,偶有被鼠咬伤者,在山区更见被熊、狼等野兽咬伤,亦可见到人咬伤。 


【护理评估】 

1.健康史 

询问病人受伤前全身健康状况,有无全身疾病及外科大手术史以及食物药物过敏史。 

2.身体状况 

该病人右侧面部疼痛,肿胀明显,张口受限,精神状态差。    

擦伤:皮肤感觉神经末梢暴露,十分疼痛。    

挫伤:局部皮肤变色、肿胀和疼痛。    

刺、割伤:刺伤的创口小而深,多为盲管伤。刺入物可将沙土和细菌带入创口深处。切割伤的创缘整齐,伤及大血管时可大量出血。如切断面神经,则发生面瘫。    

撕裂或撕脱伤:其创缘多不整齐,皮下及肌组织均有挫伤,常有骨面裸露。    

咬伤:面颊或唇部组织撕裂、撕脱或缺损,甚至骨面裸露,外形和功能毁损严重,污染较重。 

3.心理-社会状况 

病人因伤害可出现不同程度恐惧、抑郁或焦虑情绪,担心疾病预后及面容毁损。 

4.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X线摄片检查可协助诊断。 

一般损伤的护理

【案例导入】 

病人,女性,26岁,主诉:右上唇狗咬伤2小时。右上唇唇红及皮肤有1.5~2 cm长伤口,深约2.5 cm,创缘整齐,未见其他异物及活动性出血。伤口予以生理盐水反复冲洗伤口20分钟,注射狂犬病疫苗,伤口周围注射免疫球蛋白,并行清创缝合术。

思考题:

简述病人术后护理观察要点。

对病人如何指导其饮食?

如何做好病人心理护理?


【病因病理】

擦伤:皮肤表层破损,少量出血,创面常附着泥沙或其他异物。

挫伤:皮下及深部组织遭受损伤而无开放创口。伤处的小血管和淋巴管破裂,常有组织内溢血,形成瘀斑,甚至发生血肿。

刺、割伤:皮肤和软组织已有裂口。

撕裂或撕脱伤:较大的机械力量将组织撕裂或撕脱。伤情重、出血多,疼痛剧烈,易发生休克。

咬伤:在城市及农村中可见有狗咬伤,偶有被鼠咬伤者,在山区更见被熊、狼等野兽咬伤,亦可见到人咬伤。


【护理评估】

1.健康史 

询问病人受伤前全身健康状况,有无全身疾病及外科大手术史以及食物药物过敏史。

2.身体状况 

该病人右侧面部疼痛,肿胀明显,张口受限,精神状态差。

擦伤:皮肤感觉神经末梢暴露,十分疼痛。

挫伤:局部皮肤变色、肿胀和疼痛。

刺、割伤:刺伤的创口小而深,多为盲管伤。刺入物可将沙土和细菌带入创口深处。切割伤的创缘整齐,伤及大血管时可大量出血。如切断面神经,则发生面瘫。

撕裂或撕脱伤:其创缘多不整齐,皮下及肌组织均有挫伤,常有骨面裸露。

咬伤:面颊或唇部组织撕裂、撕脱或缺损,甚至骨面裸露,外形和功能毁损严重,污染较重。

3.心理-社会状况 

病人因伤害可出现不同程度恐惧、抑郁或焦虑情绪,担心疾病预后及面容毁损。

4.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X线摄片检查可协助诊断。


【治疗原则】

擦伤:清洗创面,除去附着的异物,防止感染。

挫伤:早期可用冷敷和加压包扎止血。如有感染者,应切开引流,应用抗生素。

刺、割伤:应早期外科处理,即清创术。

撕裂或撕脱伤:撕裂伤应及时清创,复位缝合。

咬伤:处理咬伤时应根据伤情,清创后将卷缩、移位的组织复合并缝合;对狗咬伤者,应预防狂犬病。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急性疼痛:与组织损伤有关。

组织完整性受损:与外伤有关。

营养失调:与肿胀、疼痛影响进食,外伤引起代谢增加等因素有关。

自我形象紊乱:与外伤后面部畸形、容貌改变有关。

恐惧:与突然遭到伤害有关。

焦虑:与担心预后、面容毁损有关。


【护理计划与实施】

1.护理目标

病人疼痛减轻或消失。

促进受损的组织愈合。

保证足够的营养,体重下降不明显或体重有所增加。

病人焦虑减轻,说出应对焦虑的方法,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

病人能坦然面对自身形象的改变,并参加正常社交。

2.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

对于急症收治的病人,应尽快做好手术准备,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迅速建立静脉通路,合理安置体位。

对已发生感染的伤口,不宜缝合,常做创面的湿敷、清洗,以期控制感染,待创面清洁再做进一步处理。

颌面部伤口缝合后可予以暴露或适度加压包扎。

保持口腔清洁,可根据口腔细菌培养,选择不同的漱口液口腔冲洗或指导病人漱口,也可用儿童牙刷轻轻刷洗。

(2)营养支持

①饮食种类:食物应营养丰富、热量足够。②进食方法:根据病人损伤的部位和伤情不同,采用不同进食方法。无颌骨骨折和口内无伤口者,一般可正常进食。口内伤口不大,已做缝合,张口轻度受限者,可用汤勺、吸管进食;颌间固定的病人,可由胃管或代金氏管进食。

(3)心理支持

可根据心理量表及病人临床主诉,判断病人是否有焦虑或恐惧,根据不同的心理问题加以疏导。

3.健康指导

遵医嘱定期随访,按时拆线。

增加营养,多吃营养丰富食物如肉类、蔬菜、水果,禁刺激性食物。

保持心情愉快,必要时进行心理咨询。

特殊损伤的护理

口腔颌面部各类软组织特殊损伤包括舌损伤、颊部贯通伤,腭损伤,唇、舌、耳、鼻及眼睑断裂伤、腮腺和腮腺导管损伤、面神经损伤。下面主要讲述舌损伤、腮腺和腮腺导管损伤、面神经损伤。


【案例导入】

病人,男性,26岁,主诉:被人划伤左面部8小时。体格检查:左面颊至耳屏前长约15 cm伤口,深达咬肌深层,创缘整齐,有活动性出血点。T 37℃, P 113次/分,BP 128/92 mmHg。查体:病人无闭眼不全,无口角歪斜,鼓腮左侧无力,但不漏气。露齿14~21,左上层偏斜,鼻唇沟变浅,双侧耳屏前无压痛,张口度3 cm,咬合关系良好。CT显示:上下颌骨未见明显骨折。诊断:左侧面部软组织挫裂伤;左侧面神经损伤;左侧腮腺导管损伤待排。局麻下行清创缝合术,术后第1天,抗生素冲洗伤口,留置橡皮片引流条1根;伤口加压包扎,同时予抗炎补液,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伤口肿胀、疼痛,进食差(每天不足150 ml),不愿下床活动。

思考题:

该病人术后护理有哪些观察要点?

对该病人如何指导饮食?

如何做好该病人的心理护理?


【病因】

舌损伤:外伤所致,舌组织较脆,活动度较大,易于撕裂。

腮腺和腮腺导管损伤:腮腺区经常遭受切割伤或撕裂伤,导致腺体暴露、导管断裂和面神经损伤。

面神经损伤:面神经主干或大分支在颌面部损伤时被切断。


【护理评估】

1.健康史 

仔细询问病人发病前的全身健康状况,有无严重的全身疾病和外科大手术史,有无过敏史。

2.身体状况

舌损伤:有外伤史,舌部有伤口,舌体肿胀、出血等症状。

腮腺和腮腺导管损伤:腮腺或其导管损伤后,涎液可流入伤口。在面部形成瘘管,向外流出涎液,尤其在进食时更为明显,即为腮瘘。

面神经损伤:有颌面部损伤史,早期病人无面神经损伤症状,只有在手术中才能确诊。

3.心理-社会状况 

病人因遭受意外伤害,出现不同程度的恐惧或焦虑情绪。

4.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望诊、触诊等方法可以确诊。


【治疗原则】

舌损伤:清创缝合术。由于舌的活动度很大,缝合时做纵向缝合,保留舌的长度和活动度。

腮腺和腮腺导管损伤:清创缝合术。为避免涎瘘的发生,术后伤区作绷带加压包扎7天左右,同时可辅助抗唾液腺分泌药物。

面神经损伤:清创缝合术。早期时,尽可能找出神经的断端,采用显微外科技术作神经外膜或神经束膜的断端吻合。


【常见的护理诊断/问题】

急性疼痛:与外伤有关。

有窒息的危险:与舌损伤后,舌体肿胀、出血、舌体抬高影响呼吸有关。

自我意象紊乱:与外伤后腮腺导管损伤、面神经损伤致容貌改变和功能受损有关。

恐惧:与突然遭到伤害有关。

焦虑:与担心容貌毁损有关。


【护理计划与实施】

1.护理目标

病人疼痛减轻或消失。

病人呼吸道通畅。

病人恐惧减轻,能说出应对恐惧的方法,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

病人能坦然面对自身形象的改变,并参加正常社交。

2.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要点

做好收治急症病人的准备工作,协助医师进行伤口清创缝合手术。

观察舌损伤病人术后呼吸道是否通畅,舌体、舌底肿胀程度,伤口是否出血等,并应保持口腔清洁,进食后先用盐水漱口、再用漱口液含漱。

观察腮腺和腮腺导管损伤病人术后伤口是否出血、肿胀,绷带包扎松紧度,绷带包扎太松病人易发生腮瘘,绷带包扎太紧影响病人的呼吸。

面神经损伤应观察病人面神经各支功能情况,遵医嘱给病人口服营养神经的药物。

(2)心理支持

根据不同的心理问题加以疏导。

3.健康指导

保持口腔清洁。

注意饮食,嘱病人进清淡流质或半流饮食。对腮腺和腮腺导管损伤病人禁忌进辛辣刺激、酸甜食物。

遵医嘱按时服药。

门诊随访。

39健康网 - 39健康網 - 合作 -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