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和高尿酸血症治疗

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简介:痛风(gout)是由于遗传性或获得性病因,引起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其临床特征是;高尿酸血症及由此引起的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常累及肾脏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性肾结石形成,也可由尿酸结石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

痛风和高尿酸血症西医治疗

一般治疗

痛风高尿酸血症西医治疗

 1.一般治疗

  控制饮食,防止过胖,避免进食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脑,肝,肾),骨髓,海味,螃蟹等含嘌呤最丰富;鱼虾类,肉类,豌豆,菠菜等亦含一定量嘌呤,肥胖患者须限制总热量摄入,以逐渐达到或接近理想体重,但降低体重不宜过快,因脂肪等组织分解过快,可引起血酮体及乳酸浓度升高,抑制尿酸排泄,甚至诱发痛风发作,一般来说,选用中等度蛋白及低脂肪饮食较为理想,平日宜多饮水,以使每天尿量不少于2000ml,有利于尿酸排泄,对痛风病人家族要进行普查,以便及早发现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并定期随访和复查,避免过度劳累,紧张,饮酒,受冷,受湿,关节损伤及使用妨碍尿酸排泄的药物。

  2.急性期治疗

  病人应卧床休息,抬高患肢,一般应休息至关节疼痛缓解72h之后始可恢复活动,对受累关节局部热敷或外敷三圣散,可消炎止痛,药物治疗越早越好,早期治疗可使症状迅速缓解,延迟治疗则可致疗效下降而使炎症不易控制,常用药物有秋水仙碱,非甾体类抗炎药和糖皮质激素等,具体药物如下:

  (1)秋水仙碱:

对本病有特效,初用时每小时口服0.5mg或2h 1mg,至症状缓解或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反应时停用,一般需用4~8mg,症状可在6~12h内缓解,24~48h内控制,以后可给维持量0.5mg,2~3次/d,胃肠道反应剧烈者,可将此药注射剂1~2mg溶于20ml生理盐水中于5~10min内缓慢静脉注入,但应注意不要使药液外漏,按病情需要,6~8h后可以再注射,一次发作中,总量不宜超过4~5mg,对肾功能减退者,初期24h内不宜超过3mg,因本药静脉注射胃肠道反应相对较少,应警惕其中毒反应,毒性反应包括脱发,骨髓抑制导致的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症贫血和肝损害,胃肠反应常于症状缓解时出现,若出现腹泻可服用复方樟脑酊1~4ml,直至腹泻停止,本药可引起生育缺陷,妊娠前3个月应避免使用,秋水仙碱的药理作用可能是抑制白细胞的趋化及吞噬尿酸盐晶体,抑制溶酶体和乳酸的释放,由于本药临床疗效显著,有时对诊断困难的病例可做试验性治疗,以助鉴别诊断。

  (2)非甾体类抗炎药:

当痛风诊断肯定时,常选用非甾体类抗炎药以终止关节炎急性发作。

  ①吲哚美辛:

应用最为广泛,初剂量25~50mg,每8小时1次,症状减轻后改为25mg,2~3次/d,连服3天,副作用有胃肠反应,眩晕,皮疹及水钠潴留等,活动性消化性溃疡患者禁用。

  ②保泰松:

有明显抗炎作用,且能促进肾脏排泄尿酸盐,对发病数天者仍有效,初剂量0.2~0.4g,以后每4~6小时,0.1~0.2g,症状好转后减为0.1g,3次/d,连服3天,此药在用秋水仙碱出现难以接受的副作用或无效时方可应用。

  ③其他:

如羟布宗(羟基保泰松),布洛芬,吡罗昔康(炎痛喜康),萘普生等,治疗急性痛风均有一定疗效,开始治疗时给予全部治疗量,至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后减量至完全停服,阿司匹林剂量过小有滞尿酸作用,每天用量超过4g才有排尿酸作用,但易中毒,多数病人不能耐受此剂量。

  (3)ACTH及泼尼松:

对病情严重而秋水仙碱等治疗无效时,可用ACTH 25mg加入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或用40~80mg分次肌注,也可给予泼尼松每天30mg分次口服,持续2~3天,该组药物疗效迅速,但停药后易“反跳复发”,临床上常加用秋水仙碱0.5mg,2~3次/d,以防止“反跳”,病变局限于单个关节者,可用可的松(醋酸可的松)25~50mg作关节腔局部注射,疼痛常在12~24h内完全缓解。

  3.发作间歇期及慢性期治疗

  为了预防痛风急性发作,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在此阶段仍需积极治疗,秋水仙碱在控制痛风的急性炎症疗效甚好,但并不降低血尿酸浓度,亦不增加尿尿酸排泄,单纯饮食控制只能使血尿酸下降59μmol/L(1mg/dl)左右,因此,在发作间期及慢性期须使用抗高尿酸血症的药物,使血尿酸浓度下降并维持在378μmol/L(6.4mg/dl)以下,以防止痛风石形成,减轻肾脏损害。

39健康网 - 39健康網 - 合作 - 导航